“印度制造”成功了?印度手机出货量超20亿部,年复合增长23%
“印度制造”成功了?印度手机出货量超20亿部,年复合增长23%
作者:鱼丸谈谈谈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当下,国家间的竞争不单是在政治和军事领域,而是延伸至国家产业经济方面。而在全球经济大战中,印度,这个以前仅被视为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政策,以其快速的发展赢得全球的关注。其中,为了摆脱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印度在手机制造业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
最近,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数据凸显了印度手机制造业的崛起。在过去的几年中,印度的手机出货量超过了20亿部,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3%,这使得印度已然成为全球手机的第二大制造国。这样的进步可谓是惊人的。
在探寻其原因时,我们发现,印度政府的政策扶持,消费者对价格的高度敏感,以及全球外商对印度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投资的渴望,形成了“三驾马车”,共同拉动了印度手机制造业的发展。
首先,印度政府在推动制造业方面,出台了如“印度制造计划”、PMP(分阶段制造计划)和“Atma-Nirbhar Bharat”(自力更生印度)等多项政策,这些都旨在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吸引外国投资、提升本地制造业的价值,并进一步减少对外国供应链的依赖。
而其中,PMP 的推出尤为关键。此项政策大力地鼓励了手机制造商在印度进行本土生产,通过这样的本土化生产,印度逐渐摆脱了对外国供应链的依赖,本土的手机制造业也随之逐渐壮大起来。根据报告,2022年,印度市场超过98%的手机销量来自于“印度制造”。这个比例是2014年的5倍多,在展示了印度制造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凸显出印度政策推动下的成功。
其次,印度拥有超过14亿的人口,这无疑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力市场之一。这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外部投资者对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也能保证生产效率的印度市场具有极高的兴趣。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购买力不断攀升,手机需求不断增加,对外来的低价手机有着巨大的需求。
那么,这些是否已经说明了“印度制造”计划已经全面成功了呢?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印度手机制造业的迅速崛起无疑为“印度制造”计划开了个好头,但我们也要注意,印度制造业真正的成功还言之过早。
“印度制造”计划的目标虽然包括吸引外国投资、发展制造业、创造就业机会,但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实体经济自立,减少对外国供应链的依赖。而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尽管近年来印度手机制造业的进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们也要看到,印度在诸如劳动者技能、职业素养和基础设施的问题等制约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尚未完全解除。
上述发展阻碍带来的结果,就是让莫迪在当初刚不上总统时所提出的“印度制造”计划三在目标,迄今为止均未实现,这“三大目标”分别是:每年给制造业增长率提高到12%-14%,到2022年在经济中创造1000万个额外制造业岗位,以及到2022年使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增加到25%(后来被修订到2025年)。
更糟糕的是,印度的商业理念和环境并不利于跨国公司的经营,这一点世界各国企业界所共同诟病的,甚至印度本国媒体都公开吐槽。印度似乎热衷于“专坑外企”,频繁地对外资进行税务调查,罚款甚至直接冻结资产,这让许多跨国公司尝尽了印度的苦头。比如小米、vivo、荣耀、Byte Jump、高通、福特等都在印度吃过大亏。据《印度商业标准报》统计,从2014年到2021年,全球已有2783家公司暂停在印度的业务。
有道是“天道酬诚”,“印度制造”计划要想让真正成功,必须要处理好与跨国企业的关系。虽然印度成为跨国企业的投资目的地有着强大的人力资源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但长期以来,印度因为商业环境复杂,政策调整频繁等因素,给跨国公司营业难以预计的风险。
综上所述,尽管印度手机制造业的崛起迅猛,为印度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这并不能说就已经证明了“印度制造”已经完全成功。只要印度能够准确把握全球动态,持续改进政策,提升本地产业链和供应链,以及进一步优化其商业环境,吸引和保护外国投资,那么,未来的印度制造业依然充满无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