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跌1700点!存款流失1万亿,CPI负增长,降息能救经济吗?

  人民币跌1700点!存款流失1万亿,CPI负增长,降息能救经济吗?

  作者:财说得明白

  本文为“财说得明白”作者,各平台同步发布,谢绝转载。

  01

  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令人意外的下跌,累计跌幅已经达到了1700点。

  这一突发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元指数的出乎意料的走强。

  在上个月美联储加息前后,美元指数出现了一定反弹。然而,随着加息消息的逐渐消化,反弹却意外的没有停下来。

  而且,市场开始普遍判断美联储不会再次加息,没有了加息的支撑,美元指数更应该下跌。

  想不到美元指数反而还在上涨,这种出乎意料的走势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直接影响。

  美元指数的上涨对全球货币市场造成了波动,不仅人民币出现了下跌,其他非美货币也面临了类似的压力。然而,有趣的是,人民币相对于某些国家的汇率却逆势走强。

  02

  而在国内,7月份的CPI同比出现负增长,引发了人们担心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

  不过认真分析的话,我们推断这是暂时的现象。

  CPI出现负增长部分归因于去年同期通胀数据的基数较高。去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推高了CPI水平,因此今年同期对比出现负增长并不意味着整体经济面临通缩风险。

  此外,今年猪肉价格出现明显下跌,也对CPI同比数据产生了影响。

  而且,我们需要关注更全面的数据,特别是CPI的环比数据。事实上,CPI环比数据在过去连续下降之后,现在已经开始上涨。

  同时,核心CPI涨幅扩大,上涨0.8%,比上个月有所增加。

  这意味着随着各项消费逐渐回暖,旅游、餐饮等服务领域的需求不断扩大,服务类价格开始上涨。这一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逐渐恢复,并不存在通缩的危险。

  此外,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经济。通过提供适度的财政支持和货币政策灵活性,中国政府致力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03

  所以不管人民币的下跌,还是CPI的负增长,都算不上是坏消息。

  另一个消息则是存款的减少,这甚至是一个好消息。

  近期的数据显示,存款数据在去年以来一直保持增长,然而7月份却出现了超过1.1万亿元的大幅减少。

  这种现象并非存款流失,而可能意味着资金开始从金融领域流向消费领域,流向实体经济。

  与此同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7月份的零售数据同比增长了12.5%,这也进一步说明大家在消费上的支出正在增加。

  这一资金流向消费的趋势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随着人们对消费的需求增加,资金开始从储蓄中释放出来,投入到日常消费中,这种转变有助于推动实体经济的增长,促进市场活力的提升。

  04

  为了促进更多的利好转化为现实,央行采取了一系列降息措施。

  首先,央行下调了PSL利率10个基点。其次,货币市场流动性工具(MLF)的利率也下降了15个基点。预计随之而来的是LPR也将下降。通过这些降息动作,央行旨在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

  此外,通过降息措施,央行旨在刺激企业和个人的借贷需求。降低利率可以降低借款成本,激发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

  这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更便宜的融资渠道,可以支持他们的扩张和创新。对于个人而言,降息将减轻借贷负担,鼓励他们增加消费和投资。

  只靠降息当然不够,但在此时降息却是拉动经济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PS:写一篇文章需要2-3小时,阅读只需2-3分钟。

  

  既然看到了这里,请您花2-3秒,给本文“点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