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侵权了我自己?”视觉中国主动维权再惹争议!

  “我侵权了我自己?”视觉中国主动维权再惹争议!

  作者:吾言财经

  视觉中国开盘持续下挫 跌幅超7%

  17日,早盘大盘探底至3123.25点,依然是尸横遍野。数字水印板块异动下跌,视觉中国跌超7%,迪普科技、证通电子、吉大正元、信雅达等纷纷跟跌。

  “真的是离谱了!今天收到了@视觉中国打来的电话,说我的公众号侵权使用了他们173张照片,还要赔偿他们8万多元!而当我打开内容一看,这些所谓的‘侵权照片’竟然都是我自己拍摄的作品。”

  15日,一名微博昵称为“Jeff的星空之旅”的摄影师称,自己从未和视觉中国进行合作,也没传过其图库,然而自己的照片却成了视觉中国所有的版权,还被要求赔偿损失。

  在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后,视觉中国再次站在了疑似侵权的风口浪尖。

  对于摄影师质疑其非法获取照片并非法销售,15日晚,视觉中国称,只是一场误会。

  视觉中国表示,经初步核实,涉事图片系该摄影师授权图片库Stocktrek Images进行销售,Stocktrek Images又将相关图片授权给Getty Images销售。视觉中国作为Getty Images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合作伙伴,拥有对包括涉事相关图片在内的完整的销售权利,涉事图片的销售授权链条清晰完整。

  然而16日早上,视觉中国的“误会”一说很快被摄影师否认。

  “我不接受你们的观点。我已与Stocktrek进行核实,Stocktrek明确告知我: @视觉中国无权销售我的作品,也没有我作品的任何版权。Getty也无权将我的作品再次转授。这里没有误会,到现在,你们依然在网上非法销售我的作品,向我与他人谎称你们拥有作品的著作权并索赔。请立即停止你们的侵权行为!”

  摄影师否认视觉中国回应。 截图自微博。

  关于摄影师照片是否被视觉中国侵权的争议仍在发酵,然而在相关评论中,不少网友认为,视觉中国已是“惯犯”:“占山为王,吃相太难看了。”

  2019年4月,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问世。根据照片版权方“事件视界望远镜”合作组织的声明,该照片任何人都不需要申请授权,但必需尊重署名权,即标注来源。然而很快有网友称,视觉中国已经在国内拿下了这张黑洞图片的版权,用作商业用途将被追究赔偿。

  由“事件视界望远镜”合作组织拍摄的人类首张黑洞照片。

  对此,视觉中国回应称:“该图片授权并非独家,其他媒体和图片机构也获得了授权。但是该图片根据版权人要求只能用于新闻编辑传播使用,未经许可,不能作为商业类使用。”这一回应微妙地回避了原照片本就无需授权的问题。

  随着舆论发酵,更有网友发现,中国的国旗、国徽也被打上视频中国的LOGO,赫然列入其素材库中。

  根据视觉中国的使用规则,其网站上的所有照片均只提供30天非商用体验,商用或公开使用均需付费下载。这意味着,人们需要花钱来购买国旗、国徽的图片。

  2019年4月11日,“共青团中央”官微点名视觉中国并质疑:“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随后,一众蓝V排队评论自家LOGO也被视觉中国收入囊中,甚至连历史书上的人物图也被视觉中国明码标价,成为其牟利之物。

  

  

  2019年4月11日,“共青团中央”官微点名视觉中国。 截图自微博。

  2019年4月12日,微信公众号“网信天津”发文称,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连夜依法约谈网站负责人,责令该网站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彻底整改。其负责人表示作为平台方管理上存在严重问题,将全面彻底整改,在此期间暂时关闭网站,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社会及网民监督。

  2019年4月18日,“网信天津”公布天津市网信办对视觉中国的行政处罚结果。因在其发布的多张图片中刊发敏感有害信息标注,天津市网信办对视觉中国网站运营主体汉华易美(天津)图像技术有限公司作出从重罚款的处罚。

  2019年12月10日,“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针对视觉中国(域名vcg.com)和IC photo(域名dfic.cn)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等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地方网信办约谈两家网站负责人,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彻底整改。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戴建峰的控诉之后,#央视曾称视觉中国为知识产权界的毒瘤##中国国家天文吐槽视觉中国##多家公司吐槽LOGO变成视觉中国版权图#等词条又登上热搜。其中,中国国家天文官博在戴建峰博文下评论称:“我们也收到过类似电话,诸如美国航天局NASA发布的公版图片都算作他们的版权。”

  在屈向东看来,视觉中国此类负面事件频发,一方面,与视觉中国版权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有关,“此前,视觉中国曾将黑洞等公共照片‘据为己有’,而后主张版权维权,难言正当”。另一方面,由于视觉中国是国内最大的视觉素材版权交易平台,具有海量图片,很多权利主体系自然人。如果不依赖其他图片库的转授权,一一查明每张图片的权利主体确实存在较高的确权成本,这也不利于作品的传播。“长远来看,进一步强化版权监管、完善确权规则将可能成为视觉中国后续经营所面临的深刻命题与核心方向。”

  李洪江则指出,“权利不得滥用”是我国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著作权法》第四条规定: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民法总则”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因此,类似‘碰瓷式’‘创收式’的维权行为极有可能构成滥用著作权。”李洪江表示,“特别建议使用者在日常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提高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防范意识,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智力创造和劳动成果,不使用未经著作权人同意或来源不明的图片、文章等各类作品,合法使用他人作品时留存必要证据,做到来源可述可溯。”

  “如若遭遇碰瓷式维权,建议使用者首先要求图库网站提供享有著作权的证据,绝不能为了避免诉讼、息事宁人而轻易支付‘侵权费’或与图库网站达成版权交易。如果图库网站不能完全拥有图片的著作权,即便当事人与图库网站达成了版权交易,之后的商用行为还是有可能侵犯他人享有的著作权。同时建议版权权利人与被授权人在进行版权交易时,严格授权合同审查,明确相关权利,并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依约行使权利。”李洪江表示。

  法务变销售版权网站成侵权网站?

  “视觉中国以‘能奈我何’的嘴脸,把法务做成销售,一头侵犯作者者的合法权益,一头又对使用者进行‘维权敲诈’。”此前,曾有媒体如此批评视觉中国。

  近年来,随着国内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已成为社会共识。付费版权网站原本应成为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力支撑,为何却反成为侵权网站?

  一直以来,视觉中国宣称自己是提供正版图片的平台。除供稿人直接上传的自有版权作品外,与国内外等大型机构组织联系,获得并整合相关图片版权,是视觉中国获取版权的第二种主要模式。

  生成式AI监管施行

  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正式施行,为AIGC产业发展保驾护航。2023年5月23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8月15日开始施行。《办法》是我国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的专门立法,界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基本概念,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的制度要求,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国内“AIGC”相关公司梳理

  (1)内容安全领域:美亚柏科、拓尔思、太极股份、人民网、中新赛克、恒为科技、浩瀚深度。

  (2)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领域:启明星辰、安恒信息、深信服、绿盟科技、奇安信、天融信、永信至诚、三未信安、安博通。

  (3)自主安全模型:三六零、科大讯飞、同花顺、昆仑万维。

  (4)AI+内容创作:中文在线、万兴科技、浙文互联、神州泰岳、利欧股份、视觉中国、当虹科技、网达软件。

  (5)AI+游戏:三七互娱、吉比特、汤姆猫、凯撒文化、电魂网络、巨人网络、盛天网络。

  (6)AI+视频:华策影视、光线传媒、上海电影、奥飞娱乐。

  (7)AI+电商:返利科技、焦点科技、吉宏股份、联络互动、光云科技、华凯易佰、值得买。

  (8)AI+营销:易点天下、蓝色光标、风语筑、天地在线。

  (9)数字人:天娱数科、捷成股份、遥望科技、新华网、博瑞传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