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情愿辛辛苦苦的上班,都不肯花时间去钻研股票市场?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炒股是所有职业中,最难的一个,包括创业。

  它入门极其简单,门槛很低,以至于扫大街的大妈也能开户炒股,甚至赚的还不比所谓的专家少。但真正修炼成高手,能长时间稳定在高手行列的,极少极少。

  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炒股是艺术,不是科学。

  现在市面上对股票的研究汗牛充栋,包括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等等,还有各种趋势线,K线、MACD线等等,甚至有的炒股软件把每一只股票的买卖点都能给标清楚,也就是B/S点。但你如果真的完全相信他们,说明你还处在炒股的小白阶段,一定会有大坑在前面等你。

  不管多少指标都预计着某只股票明天会涨,但它明天的走势都是不确定的,它不能经过科学预测,它的走势说实话,完全是不可控的,极有概率会跌。

  举个例子,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人在做打板,打板的逻辑是,当天涨停的股票,比较强势(买盘远大于卖盘),按照强者恒强的规律,明天大概率会高开甚至继续涨停,所以,套利没有问题。这个模式听起来问题不大,成功率应该不低,长期操作下来应该能挣钱。但我认识很多打板的朋友,短期内可能能挣着一点钱,但长时间靠打板存活下来甚至挣着钱的人,几乎没有,能坚持一年还能继续做打板的人也几乎没有。打板有两个风险,一个是,你当天打板进去,怎么能保证它不会开板,如果当天开了,当天就吃面。另一个是,你怎么能保证,它明天能高开,低开甚至一直在水下徘徊的股票也不计其数,就算高开了,你能在高点卖掉吗?这类股票,一般盘中的振幅比较大,庄家有可能通过拉升来出货,然后就迅速下跌,你能保证你能在股票红着的时候出货吗?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它能够预测,那么数学家、经济学家、金融学家都会成为炒股高手,但事实相反,他们当中很少真正有炒股高手。

  那不是说,研究股票就没有价值,当然有价值。我们虽然无法完全预测股票的走势,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通过历史数据的研究、当今热点的追踪、市场的风向、某只股票的市场地位等等要素,来综合判断这只股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走势大概是咋样的。然后再通过市场的检验,不断矫正我们的预测模式,最终形成一套自己的炒股逻辑,这套逻辑只要能让我们在炒股中预测的准确率大于50%,理论上长期下来,我们就能挣到钱。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市场上还会有很多黑天鹅事件,还有经济不好导致的熊市,这些东西来的时候,一切炒股逻辑可能都失去作用。

  

  综合起来,就是一句话,不研究股票,不可能长期挣到钱,但是长期研究股票,也不一定能长期挣到钱,炒股技术占一部分,运气还占一部分。

  二、炒股是反人性的

  

  炒股就是炒人性。

  人性中的贪婪、恐惧、怀疑、跟风、狂热等都在炒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举个例子,假如你通过操作投入一万块钱买入一只股票,挣了1000块钱,有的人想到已经挣了10%了,赶紧落袋为安,就赶紧跑了,结果这只股票后来翻倍了,你是不是很懊悔?当初我不抛多好呀?多拿一拿就好了。那下一次在操作类似的股票的时候,你可能就一直拿着,结果这只股票,一路下跌,不但原来盈利的10%磨没了,你还在亏损,亏损了你又不甘心,这只股票是只好股票,长时间没问题的,就一直拿着,就这样一直套着,从希望多盈利到盼望早点回本。

  炒股中,处处体验着自己与自己的弱点的抗争,但大部分情况下,人是无法战胜自己的弱点的,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理智在本能面前,力量微不足道。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即便你有很好的炒股技术,在人性的弱点面前,长期想挣到钱也并不容易。例如,我之前有一个炒股策略,就是提前设置好止损点,只要亏损10%,无条件抛出。只要盈利10%,止损点也跟着上调10%,这个策略,理智上告诉我,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可能会挣的少一些,但最起码不会亏损。但实际在操作中,我还是无法做到坚持执行这个策略。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在说明一件事,炒股很难很难,要想做到高手,不但要修炼技术,还要懂人性,克服人性的弱点,对人的要求太高了。

  

  而上班相比于炒股,就容易太多了,一切都是确定性的,升迁的路径,能力升级路径,都是确定好的,只要努力,只要找对方法,就大概率会成功。

  

  能把炒股做到成功的,不是一般人。

  作者:老王的职场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