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看代理记账行业“跑路”和“税务筹划”的
作为一个深耕财务领域的传统财务人,对近些年财税行业尤其是代账,税筹行业的发展实在是感触太多。“代账公司跑路”?“代账公司被一锅端”?……
先谈代理记账吧,代理记账其实简而言之就是在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同时能够拥有除出纳以外的规范化的财务,比方说:记账,报税,核算,开票,装订凭证等;现在普遍的记账市场价几百块钱一个月,配合当下比较智能的记账软件,也只能算是一份苦哈哈的创业项目,那为什么还会“卷”?因为第一准入门槛低,第二倒闭成本低,可以说就这两点几乎可以称之为“全民创业好项目”,但也是这两点导致行业的鱼龙混杂,曾经有一位行业的“老法师”和我沟通的时候说过,上海的代理记账行业老板聚在一起,随随便便可以盖一栋楼,咋一听不懂什么意思,慢慢品才知道,这个行业老板基本都是各个行业转行过来的,有包工头,瓦匠,石匠,开挖机的,开大巴的……网罗天下不甘躯人下的创业家,其中有许多已经是业内风生水起,也给这个行业涂上了更具诱惑的色彩。
既然都是来创业的,为什么和“跑路”挂钩了呢?跑路这个词其实也就是近两年比较火,深究也能给你说出几点原因来。
首先,代账行业几千一年,收费预收性质,这个很考验一家公司的韧性,是不是有把这个当作事业进而来持续输血的想法,这种“类健身房、足浴店办卡”的业务模式,然后启动资金更低,“跑路”的玩法自然而然就滋生了,很多人都在想企业经营不下去了所以跑路,其实理解的都知道,“跑路”就是他们的经营模式,看似各种优惠,福利,动不动就是两年三年财务费,并且低于市场价大几倍吸纳资金。
其次,前期不规范导致跑路,我遇到很多业内老板他们着急“跑路”是因为前期给他们的客户埋了很多的雷,承诺了太多,但是迫于现在强大的金税系统,担心出事牵连而滋生跑路的想法;企业涉税问题应该是要严肃对待的,白纸黑字条条框框都在那,举个例子:最近有一哥们问我,有没有接到个人独资企业注销仍然被要求补税的,不赘述,我相信很多承诺用个独“走票,充成本,虚开,避税”无风险论的老板坐不住了;我相信那些通过花费所谓巨额“公关费”暴力注销个独的老板坐不住了,有点良心都不知道怎么对自己客户交代。不得已“跑路”好了。
最后一种我个人觉得最坏的,这一类企业就是最早一批靠“卖票”起家的,代账这种廉价的业务只是他引流的口子,他的盈利点在要么让你成为买他票的客户,要么用所谓的企业不能长期零申报为由,用你公司对外虚开卖票,这期间的利润可比贩那啥了。这种跑路属于一不小心带上铐子,“被跑路”了。
总之不管是哪一种,最后对信赖他们的纳税人而言,都是糟心的。
再说说税筹,我要是说我不会吧,那你肯定得说我们业务不精,所以我只能说市面上你能接触到的我都会,而且条条框框,案例说的绝对比他们强很多,因为他们是“背话术”的销售,我是实打实在这一块有经历的,偶尔和一些退休老干部讨论时他们也会向他们那些朋友加个修饰词:“他对税务研究很深的”。现在作为一家中小企业你能接触到的的税务筹划90%全是虚开,中小企业税筹空间几乎没有,最多就是利润控制上,经营主体选择上,正儿八经的优惠政策利用上,明确一下,销售不是专家,“话术”更非“宝典”,至于“个体户”“核定征收”“自然人代开”“个人独资企业”“灵活用工平台”“嫁接业务”“搭建业务”“没有企业所得税”“直接公转私”“节税80%以上”……这些暴力税筹方式已经过时,已经被证实是不可取并且隐患极大的方式,我相信你自己家的财务但凡看到你用这些骚操作,后背都是凉的。后面我会专门说一下这些方式带来的问题,和话术漏洞,也希望有幸看到这篇内容的一起探讨。
当然你说税筹真的就不存在吗?当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只是说作为老板能看到的几乎都不行,因为他们能接触到的底层逻辑都是“自己给自己开票”,但是房产行业,股权转让,软件行业……还是有空间的,后面再做专栏吧。
代账“卷”吗,所有人都会说“卷”,但是“卷”价格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外行入局“瞎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