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需要交哪些税
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其中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但很多人对个体工商户的财税知识还一头雾水?个体户一般都要缴纳什么税?税费的征收方式是哪些?今天我们和大家来聊一聊。
1 什么是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者家庭。
个体工商户包括:(1)依法取得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2)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办学、医疗、咨询等有偿服务活动的个人;(3)其他从事个体生产、经营的个人。
2 个体工商户需要缴纳哪些税呢?
增值税
个体一般都是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也有,不多),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注意:不需要交税并不等于不需要申报。
税金及附加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可以享受最高减征50%最新的优惠政策。30万以下免征增值税和附加税(税局代开增值税专票的除外)。
个人所得税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5号)第四条规定:“ 个体工商户以业主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因此,个体工商户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3 个体工商户税费的征收方式?
个体户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分为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核定征收具体又分为定期定额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
(1)核定征收,采用定期定额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达不到建账标准的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根据附征率(具体以各地实际政策为准)进行核定征收。应纳个人所得税额=销售额(不含增值税)×附征率。采用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通常为自开票的小规模纳税人。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2)查账征收,这种征收方式适用于规模比较大,经常给客户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个体工商户。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在月度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填报《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及其他相关资料,向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预缴纳税申报,并预缴税款。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5号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对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体工商户不区分征收方式,均可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