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占大牛股,上半年十大牛股出炉,次新股的牛股因素浮出水面
近期大盘指数窄幅整理,但个股却异常活跃,活跃的品种主要以小盘股为主,前期主要是以中小板为主导力量,其中的三驾马车可立克、银宝山新、第一创业,但有意思的是在6.20日次新股再度活跃,数十只个股冲击涨停之际,这三大龙头却销声匿迹了。那么次新股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呢?今儿来详细分析其背后的牛股因素。
次新股霸占十大牛股背后的两大因素
如今行情什么最火爆?唯次新股执牛耳儿。上半年还有不到2周就结束了,有65只个股今年以来股价翻倍,其中61只为次新股。十大牛股更是被次新股包揽,其中通合科技涨幅超过7倍据偶的桂冠。久远银海、华自科技、万里石、可立克、盛天网络、银宝山新、华源包装、山鼎设计和富祥股份,也进入到了十大牛股之列。但如果仔细分析可知,这些个股实际上依托的就是次新股特性和热门概念,业绩增长则较为有限,有的甚至刚上市就出现了净利润下降。怎么次新股会如此受欢迎?玉名认为第一个因素是与A股市场弱势格局有关,市场弱势格局和频繁出现的大跌,让金钱不敢轻易去碰那些有高位套牢盘的个股,而且由于指数重心层层下降,新增金钱也不愿去解放上方的套牢区,所以指数就形成了波段振荡格局,个股方面没有套牢盘的次新股则成为了金钱宠儿。第二个因素是炒作特点特出,次新股拥有股本小,含权,概念丰富(新能源、锂电池、VR、精准医疗等热门概念在次新股群体中都有体现),加上股性活跃,高换手率, 游资进出方便。
市值变化的思考:新股搭建利益共同体
A股相比于一年前跌幅了40%,而从市值角度来看,缩水程度略低,说明这期间增发和IPO等因素,增加了市值,这其实在之前行情中也有体现,即指数虽然没有重回2008年的6000点之上,但市场早已经创了新高,这就是新股发行的效果,当然新股带来的后遗症就是解禁股,这方面也成为阻止市场上行的关键力量,毕竟任何金钱相比于大小非的低成本来说都很难招架。2015年6月12日,深市A股市值接近30万亿元,而同日沪市A股的市值接近41万亿元,两者合计接近71万亿元。本周深市A股市值为20万亿元,沪市A股的市值接近25万亿元,两者合计超过45万亿元,较去年6月12日的总市值减少36%。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沪市的降幅比深市更大,这与新股发行大多在深市有关,而且由于市场量能有限,所以金钱也更多地以次新股操作为主。
综合这两点因素,投资者应该明白了,新股是如今A股的活力所在,管理层需要它来提升市值,上市公司和股东靠它来实现财富神话,券商、机构靠其来盈利,游资靠赚钱,唯一苦了的就是投资者要上述埋单。同时,新股不断消耗新进金钱,所以次新股的活跃也同样在挤压其他板块的活跃,这就是游资模式的后遗症。
次新股效应不得不知
当然次新股也并不是都是好的,次新股炒作也有其规律,这个我在之前文章《逢6月就涨热点:次新股爆发有规律(附股票池)》中有过详细分析,时间特性最重要,而且次新股也是大涨大跌的典范,需要把握好策略。同样,次新股也对指数行情有明显的指示。二季度以来,大盘延续整体疲软态势,而次新股却迎来了一波反弹行情,成为A股为数不多的亮点。值得注意的是,自股灾以来,次新股的每次疯狂都意味着大盘会达到阶段高点。次新股指数显示,最近三周,该指数涨幅分别为9.19%、17.88%和7.73%。具体在2015年7月中,经历连续大跌之后,A股企稳反弹,次新股获市场金钱青睐,自7月13日开始,次新股指数连续两周(7.13-7.24)大涨,涨幅高达15.45%和16.91%。尽管次新股指数其后仍保持小幅上涨,但大盘却在次新股的疯狂行情中达到阶段性高点,随后一周(7.27-7.31)累计跌幅达10%。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2015年11月初、2016年4月初。
这里面的因素是源于在市场存量博弈的阶段,经过轮动炒作后,金钱将次新股推高到阶段性顶部,而次新股的疯狂之后,游资获利丰厚要兑现利润,所以这个时候往往也意味着市场的行情到了尾声。这就出现在次新股最为疯狂的时候,市场情绪往往达到巅峰。综合来看,市场振荡格局中,次新股行情不会终结,会反复被金钱炒作,但节奏很重要,调整过后是机会,连续上涨后则是风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牛股--股民的股票财经新闻分享 > 霸占大牛股,上半年十大牛股出炉,次新股的牛股因素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