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医保目录是不是就能报销?附不予报销原因

  一般而言,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就能够报销。但有时候参保人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明明药品进入了医保目录,但是在使用医保卡看病买药的时候却没能够报销,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在国家医保目录是不是就能够报销呢?赶紧来看看吧。

  

  

  看病买药的时候,并不是在国家医保目录里的药品就能够报销,有时候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没能够报销,可能是跟在非定点医药机构买药、超出医保限定支付范围内用药、超出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用药这三种原因有关。

  非定点医药机构

  根据医保政策规定,参保人员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按照规定予以报销。而在非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急诊除外),医保不予报销。

  超出医保限定支付范围

  国家在发布目录时,会在部分药品后面增加限定支付范围,如限儿童、限生育保险、限工伤等内容,只有参保人在符合限定支付范围的情况时,医保才能报销。例如多潘立酮(口服液体剂),目录规定限儿童或吞咽困难患者。通俗地说,只有儿童或吞咽困难患者使用这款药,医保才予以报销。

  超出药品说明书适应症

  国家药监部门在批准药品上市时,都会核准该药品的适应症范围(即该药品能治什么病或缓解什么症状),生产企业要在药品说明书上明确。当市民在超出适应症范围使用目录内的药品时,医保不予以报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