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股票投资策略,巴菲特喜欢的投资策略,在A股有没有用呢?

  

  同名微博:@银行螺丝钉

  有朋友问螺丝钉,ROE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

  ROE是我们经常用的一个指标,也就是净资产收益率。

  巴菲特以前提到过:“如果非要我选择用一个指标进行选股,我会选择ROE。

  公司能够创造并维持高水平的ROE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少了。因为当公司规模扩大的时候,维持高ROE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ROE说的是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等于公司盈利/净资产。

  它衡量的是企业运作资产的效率。

  比如说一个企业,有100万的净资产,但一年可以创造出20万的净利润,ROE就是20%。

  如果一个企业长期ROE是20%,开始的净资产是100万。那么第二年,这个企业手里就会多出20万的净利润。

  如果企业不分红,而是把20万净利润再投入生产,来年会产生更多的盈利。

  所以高ROE是企业长期复利增长的发动机。

  ROE高,创造盈利的效率也会更高。

  所以某种意义上,可以从高ROE的角度去挑选股票。这是这个策略的核心原理。

  

  

  

  按照ROE挑选股票,在指数中,就是属于质量类指数基金。

  像螺丝钉组合的投资策略,是以优秀的策略指数基金为主,以优秀行业指数基金为辅。

  其中策略指数基金中,最常见的主要是四类:红利、价值、质量、低波动。

  这四类不同的策略品种,反映了四种不同的投资理念。

  

  衡量质量的方式有很多种,所以质量类的指数也有不同的类型。

  比较出名的质量指数有几类,

  例如基本面类,从成分股基本角度考虑,我们之前介绍过基本面系列指数。

  例如护城河类,从企业护城河角度挑选有护城河的股票。

  也有的质量指数,是从ROE的角度去挑选高质量的股票。

  不过,从ROE的角度挑选股票,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非经常性的收益

  比如说有的公司,可能之前经营业绩平平,某一年把自己的资产变卖了,一下子赚了不少,那这个公司当年的ROE就会非常好看,但这样的ROE是很难长期保持的。

  我们要剔除这种非经常性的收益之后,再来看待ROE。

  ▼长期ROE情况

  再比如有些公司,本身经营有一定的周期性。

  像证券行业。在熊市的时候,证券行业的盈利一般般,ROE在个位数。

  而到了牛市,市场火热,证券行业的营收大幅增长,很多证券公司的ROE,在牛市甚至可以达到20-30%以上,非常惊人。

  但很明显,这种强周期性行业的高ROE也是无法长期持续的,比如熊市里证券公司ROE只有个位数。

  需要时间拉长后,再看对应的公司是不是可以保持高ROE。

  总结一下上面两点,如果想要获得长期高ROE,我们需要剔除非经常性的收益,也不能只看短期的ROE,而要看长期的ROE。

  所以目前主流的按照ROE挑选股票的质量指数,会参考3年长度的ROE,并「扣除掉非经常性的损益」,也就是俗称的扣非ROE,这样来衡量会更好一些。

  

  

  

  那按照高ROE来挑选股票,在A股,长期收益是不是能跑赢市场呢?

  我们先来看看,A股的高ROE策略表现如何。

  中证指数公司有高ROE策略的指数,中证东方红竞争力指数,931142。

  这个指数就是按照三年扣非ROE的高低排序,选择各个行业中,ROE排名前20%的股票。

  注意这里是从每个行业中选择ROE排名前20%的股票,而不是从所有股票中挑选ROE最高的。

  因为有的时间段里,可能某些行业的ROE会非常高,如果只看ROE,会过于集中在某一个行业。

  从每个行业里挑选各自行业中ROE最高的股票,相当于把各个行业中盈利能力强的个股挑选出来。

  所以这样一个指数,同时分散配置各个行业,具备分散风险的优势。

  这个指数是2009年开始运作的。

  成立以来跑赢沪深300指数大约25%的收益。大部分年份都跑赢了沪深300,发挥也比较稳定。

  上面那条线就是高ROE指数的走势,下面的则是同期沪深300的走势。

  

  

  

  可以看到,按照高ROE策略来投资,在A股也是可以跑赢市场平均的。

  高ROE策略在A股也是有效的,属于长期有超额收益的质量类指数。

  从ROE的角度来说,高ROE策略的竞争力指数,ROE大约是17%左右。

  这比沪深300的12%左右的ROE要高出一大截,也比大部分宽基指数基金的ROE要更高。

  不过目前A股高ROE策略的指数基金数量并不多。期待后期增加之类品种,丰富我们的投资选择~

  高ROE策略保证了挑选出来的股票的平均质量,比市场平均质量高。

  具体在投资的时候,如果能以合理的价格买入,长期持有的话,盈利优秀的企业能大概率给我们带来较好的回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