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出口退税最新政策

前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农产品出口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和降低企业负担,政府不断推出新的政策举措,其中就包括出口退税政策。

出口退税政策简介

  出口退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鼓励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减轻出口企业负担,从国家税收中支持出口企业,退还其税金的一项政策。实行退税政策,既可以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又可以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促进出口增长。对于国家来说,退税政策还可以增加出口创汇,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出口退税政策的历史

  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经济仍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出口政策主要是增加出口关税和加征进出口品质量安全保证金。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开始阶段,退税率非常低,主要针对外向型企业发展。

最新出口退税政策

  从2018年7月1日起,我国重新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具体政策如下:

对出口商品增值税的退税率提高,将大部分高值-added类别的商品退税率从11%提高至13%、15%,对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设配品退税率不变,主要指生活、医药、食品类别的商品,如纺织品、家具、鞋帽、文具等。对企业出口货物加征的关税、消费税等税费给予退还,主要适用于重点国家和地区,无论出口额大小,退税率一律为17%。出口退税手续更加简化,无纸化申报,税款也可以通过财务会计报告核算退税。

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于企业和国家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对企业而言,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可以降低企业出口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同时,退税政策的实施也能够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促进出口增长。对国家而言,出口退税政策可以增加出口创汇,提高国家货币储备;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和提升,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结语

  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是必然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外贸环境的不断变化,今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也将继续调整和改革,并采取更加灵活、多元化的政策措施,提高我国出口竞争力,助力国家经济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