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有哪些?股权众筹有哪些法律风险?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有哪些?股权众筹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它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集众多投资者金钱的平台。但是,股权众筹也存在一些法律风险,其中最主要的风险如下,一起来看看吧。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1、项目信息虚假或不完善

  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众筹平台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往往回避或缺位,以绕开法定的审查和担保义务,因此众筹平台上所披露的项目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是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的。目前几家知名的众筹平台上所显示的项目信息通常仅对产品的用途和功能,或者商业模式做尽可能简化的描述,并附上创始人的简历,较少有对技术和市场的客观分析和评价,也少有对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同时,在描述中不乏采用夸大、绝对化的用词,用以挑动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2、欠缺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

  股权投资所涉风险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有不少众筹平台却有意或无意地放松了审查投资者资格的环节,其后果是投资者在做出参与股权众筹之前忽略了对自身风险承担能力的有效评价。

  3、欠缺对冲动决策的保护

  不少众筹平台要求投资者一旦决定参与股权众筹即需进行投资款的缴付,即一旦做出投资决策便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出资的行为。而另一方面,通常情况下众筹平台均只设定了单一投资者对单一项目的投资下限而未设定投资上限。两者共同作用下,极容易出现投资者因冲动而做出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同时,从募集金钱完成到取得相应股权,中间还有一定的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内,金钱安全性较弱。

  4、欠缺股东权利的保护

  参与股权众筹的投资者是通过SPV公司间接持有被投资的特定项目公司股权,并不能如同上市公司的股东一般取得该项目公司的股东地位,也就不能获得相应的股东权利以及与之有关的其他保护。而通常情况下,SPV公司将管理权(包括行使在特定项目公司中的股东权利)授权予众筹平台或领投机构实施,投资者甚至并不了解其在SPV公司中的地位及权利,既不知自身有何与股东身份有关的权利,也难以采取保护该类权利。

  5、投后没有信息披露和金钱使用监管

  不少众筹平台并未制定、公布其信息披露制度,普通投资者很难了解项目公司的发展情况,包括所投金钱是否正用于项目介绍中所述之用途。一旦出现项目公司滥用、挪用投资款项时,投资者不仅难以发现此类情况,更无法采取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损失。

  6、缺乏投后管理而导致的退出无望

  不少众筹平台对投后管理的方式也只字未提。投后管理的疏漏将直接导致未能在适当的时机退出项目公司,从而导致投资失败。

  关于“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有哪些?”的内容就分析到这里了。综上所述,股权众筹虽然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法律风险。因此,在进行股权众筹前,投资者和企业都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法律风险的发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