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概念股)头盔股熄火?股价涨后已下跌,有上市公司喊“不卖头盔”

  口罩火后,头盔火。

  A股的“头盔概念股”也应运而生,迎来一波大涨。不过,由于头盔价格疯涨等原因,相关部门快速出手。

  受此消息影响,5月21日,头盔概念股股价全线下跌。

  头盔火热带动概念股上涨,国立科技、南京聚隆双双三连板

  近期,公安部交管局部署“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佩戴安全头盔的意识。公告发出后,各地政府纷纷响应。5月份以来,头盔销量暴增。

  头盔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头盔涨价成为全民热议话题。

  伴随着头盔概念的热炒,股市很快作出了反应。

  i问财数据显示,目前沪深两市共有7只头盔概念股,即国立科技、南京聚隆、三夫户外、伊之密、际华集团、拓斯达、新日股份。

  从5月18日开市到5月20日收盘,这7只股票总市值累计增长约30.56亿元,其中,国立科技和南京聚隆均收获了三个涨停板。

  2019年,国立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595.74万元,同比下滑53.23%,据其业绩快报,原因有5个:2019年投资新设的东莞市国立万泉鞋业有限公司、肇庆国立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国立通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控股子公司,因成立初期,前期投入费用较大,产能未完全释放;2019年,因总部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及营业规模扩大致人工费用、折旧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研发投入较2018年同期增加;因公司战略布局,金钱需求增加致利息费用增加;非经常性收益较2018年同期减少。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国立科技陷入亏损。

  南京聚隆的情况也和国立科技类似,目前南京聚隆应用于头盔的原材料产品仅有少量销售,占其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很小,不会对其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在成为头盔概念股一员之前,南京聚隆位列口罩概念股,从业绩来看,南京聚隆去年增利不增收,今年一季度同样受到了疫情影响,营收净利同比双降。

  另外,南京聚隆近日还公开表示:“5月中旬以来,聚丙烯熔喷料(主要应用在口罩、防护服、过滤材料上,涉及医疗卫生等工业领域)市场需求呈下滑趋势。”

  头盔概念股今日全线下跌,南京聚隆公告后股价跌停

  头盔市场的疯狂引发了全民热议,也很快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受此消息影响,5月21日,前述7只股票全线下跌,截至5月21日收盘,南京聚隆和伊之密跌停,国立科技的单日跌幅也超过5%。

  事实上,5月20日晚间,国立科技和南京聚隆便发布公告“澄清”。

  国立科技称“目前公司并未生产头盔;目前市场上部分头盔原材料为ABS、PC等,公司改性工程塑料中有改性ABS、改性PC等材料,但该等材料未直接供应到头盔生产商,公司改性ABS、改性PC等材料销售收入及利润占比均较低,预计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南京聚隆表示,“目前公司应用于头盔的原材料产品仅有少量销售,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很小,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新日股份则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截至目前,公司销售的头盔均为外采,作为公司电动两轮车附件之一进行销售,经销商可以选买,该类附件销售收入占比较小。”并且“截至目前,公司没有头盔生产线,公司不生产电动车头盔。”

  头盔概念股还会火吗?

  虽然头盔在5月接过了口罩、熔喷布的班,成为当下的紧俏货,但是,就这几天的股市行情来看,头盔概念股的热度、持久度显然不及昔日的口罩概念股和熔喷布概念股,那么,头盔概念股还会火吗?

  新时代证券认为:4月 21 日,公安部交管局下发通知部署“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自 2020年6月1日起“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以及骑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行为”,这将在中短期带动头盔产业链需求爆发。

  “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3亿,摩托车保有量6765万。目前全国头盔渗透率极低,保守估计头盔产销量不超过5000万/年,新增头盔需求缺口或超3亿个,假设均价100元/个,对应300亿元市场需求。”新时代证券分析师表示。

  不过,市场上也有声音表示,“头盔需求和口罩需求有明显的不同,口罩需求是来自消费者自发性消费,疫情未结束之前且产量未匹配需求之前,口罩消费是紧迫且无可替代的。”“安全佩戴头盔虽然十分重要,但人们还未形成佩戴头盔的意识,因而头盔需求需要靠政策引导,所以头盔可能仅带来短期的炒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