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星尔克股票)鸿星尔克背后的小县城,才是真正的国货之光!安踏、特步、贵人鸟在这里诞生

  在鸿星尔克诞生的福建晋江,同时还孕育了安踏、特步、匹克、361°、德尔惠、乔丹、贵人鸟等运动品牌。

  

  没有想到,鸿星尔克因为捐款5000万元,连续在微博热搜上挂了很多天。

  

  7月26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晒出自己穿的鸿星尔克运动鞋。同日,在郑州的线下鸿星尔克专卖店里,不少货架上的鞋服被抢买一空。

  

  

  

  成立了20多年的鸿星尔克,近日在网友心疼榜上实现了那句广告语:TO BE NO.1。

  

  

  7月25日,鸿星尔克董事长吴荣照发布微博表示,“近几年经过和团队的积极调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益。所面临的转型过程,依然非常艰难,但是倒也没有像许多网友所调侃的‘濒临破产’。”

  

  此外,吴荣照还表示,河南水灾令自己感同身受,“除了感恩还是感恩!内心更加深感国人的团结、温良。相信有这样的土壤,国货必然崛起,中国一定行!”

  

  

  

  

  

  总裁出面否认破产传闻背后

  鸿星尔克这些年被水淹、火灾、退市

  艰难发力童服产业

  

  7月24日下午,鸿星尔克TaoBao直播间开始直播几个小时,便涌入900万人扫货,有很多产品卖断货,主播不得不强调,正在各地调库存。面对众多“野性消费”的网友,鸿星尔克的直播间里写着三遍“理性消费 ”。

  

  事实上,因对河南的捐款,鸿星尔克的线下实体店已经客流量爆满,各地掀起一番“国货潮”。

  

  

  

  作为靠一句“TO BE NO.1”的广告语被熟知的鸿星尔克,曾经也承载了很多人年少时的青春。

  

  2000年,鸿星尔克实业成立,仅用5年的时间就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当时,鸿星尔克营业额达到6亿元。

  

  这家公司也同样历经磨难。用总裁吴荣照7月25日发布的微博说,“在2003年时鸿星尔克遭遇大水,半数设备和大量原材料资产被水淹,工厂举步维艰。2008年又遭遇金融危机。”

  

  2015年时,一场大火又烧毁了鸿星尔克近一半的生产设备,让鸿星尔克现金流一度面临断裂。

  

  2008年,鸿星尔克营业额已经达到了28亿元,紧接着在2009年就收入下滑。此外 鸿星尔克还曾陷入内部管理混乱的局面,因涉及财务造假,在股票停牌多年后,最终在新加坡交易所退市。

  

  随着2017年以来安踏、李宁等国产品牌崛起,逐渐抢夺市场空间,鸿星尔克却开始逐渐失去声量。在 2021年天猫618运动户外品类成交数据中,国潮运动品牌预售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超500%,安踏、李宁、匹克、特步以及361°,占据品牌、店铺成交额前五,鸿星尔克则未能入榜。

  

  根据鸿星尔克在新加坡交易所发布的公告,2018年时鸿星尔克巨亏2.98亿元,2020年上半年,鸿星尔克亏损60万元,让网友认为鸿星尔克“活不下去”。

  

  吴荣照7月25日回应传闻表示,“面临的转型过程,依然非常艰难,但是倒也没有像许多网友所调侃的‘濒临破产’。我坚信只要守住初心、坚守实业,用心为用户打造优质的产品,总有一天会得到用户的认同。”

  

  

  鸿星尔克背后的县级市

  曾被称为“晋江鞋都”

  诞生出安踏、特步等多家国货品牌

  

  说起鸿星尔克的发展,还不得不提到一个集中诞生国货的地方——福建晋江。

  

  晋江是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县级市,位于珠三角、长三角和台湾岛三角区域的中间位置,2019年时的地区GDP达2546.18亿元。

  

  得益于地理位置优势,上世纪80年代时,还是一个小小县城的晋江便开始发展起了制鞋产业,也被称为“晋江鞋都”。这里早期基本上都是承接国外品牌的代加工,后来外贸做久了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就诞生出不少国货品牌。

  

  安踏、特步、匹克、鸿星尔克、361°、德尔惠、乔丹、贵人鸟、喜得龙等等品牌,都是在这里诞生。可以说,晋江这几十年的崛起之路,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缩影。

  

  除了运动品牌,晋江还诞生出柒牌、劲霸男装、恒安集团、盼盼食品等一众实业经济。

  

  2005年鸿星尔克在新加坡上市;2007年、2008年 安踏、特步先后在香港上市;2009年 361°、匹克也是香港上市。这时期的晋江鞋服产业达到空前繁荣

  

  2021年3月,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其中有晋江籍企业家13名。其中安踏作为晋江的“造富工厂”,丁世忠、丁世家、丁雅丽、王文默4名高管入榜。

  

  根据晋江当地媒体2019年7月发布的信息看,当地企业近些年不断通过收购国际品牌进入同行业高端产品领域,“特步、七匹狼等97家企业还到境外设立商务机构”。

  

  除安踏外,晋江起源的另一个品牌特步近几年同样是在国际市场大迈步。此前先后收购如迈乐和圣康尼、盖世威、帕拉丁等品牌,不断推出国风运动服饰。数据显示,2020年特步收入81亿元。

  

  再有2003年才起家的运动品牌361°。除发力童装外,361°也先后在美国、巴西、欧洲等地建立销售网点。数据显示,361°自2016年以来的年收入均超过50亿元。

  

  

  国潮风背后:安踏收入355亿

  李宁2019年来股票涨9倍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运动国货风潮之下,安踏等品牌率先走在前列。

  

  这家创始于1991年的国货品牌,这些年也会有产品在美国限量销售,比如安踏KT3-Rocco在美国开启限量销售,其旧金山Nice Kicks鞋店所在的街道上同样排起千人长队。

  

  目前,安踏找来年轻一代的明星王一博、关晓彤代言,还有滑雪运动员谷爱凌、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汤普森。安踏旗下的FILA这些年更是成为高端运动品牌代表。

  

  2019年的中国500强排行榜,安踏位列第351名。数据显示,安踏在2020年总收入有355亿元,其中有157亿元收入来自于品牌安踏、174.5亿元收入来自于FILA、其他品牌收入23亿元。

  

  此外,安踏的毛利率也在上升。根据安踏2020年年度报告,公司整体毛利率上升至58.2%。其中品牌安踏的毛利率为44.7%,FILA的毛利率为69.3%。安踏表示,安踏分布的毛利率上升是直面消费者模式导致零售业务贡献业务增加。

  

  

  

  

  图说:安踏2020年年度报告

  

  在晋江运动品牌各自开花时,李宁在国潮上无疑成为了行业领头羊。走巴黎时装周、发行跨界联名产品以及新潮的设计感,让李宁的国潮形象走在前列。数据显示,2020年李宁的收入为144.56亿元,其中鞋类收入为63.38亿元,服装收入为73.65亿元。

  

  根据李宁官网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在中国李宁销售点数量(不包括李宁YOUNG)共计5973个,并持续在东南亚、印度、中亚、日韩、北美和欧洲等地区开拓业务。

  

  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23日,李宁在港股的涨幅达到了915.38%。按照7月23日收盘价,李宁总市值为2092亿港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