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泰控股股票)巨额经营性现金流“迷踪”
刚泰控股获奖图片
新闻描述
财报风云 | 刚泰控股:巨额经营性现金流“迷踪”
文 / 财务舞弊研究组 微威
风云君发这个新闻摘要给我,让我们组研究一下这家企业财务状况。不看还好,一看就生气,这家公司我们组早在6月份就写过了……想那时我们还没有买数据库和统计软件,大家熬了几个夜晚手动整理数据写出来的文章,被这个傻小子轻而易举给毙掉了,据说是为了给某个金牌董秘同行的面子;这会儿更牛了,不是金牌董秘,是最佳董事长了。
风云君,你不会再毙我们一回吧?这次再给谁面子,你得给我们组精神抚慰金!
网络图片
一、规模效应掩盖下的疲弱数据—营收向上,其他向下
刚泰控股(600687,SH),全称是甘肃刚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实老板是个在上海创业的浙江台州人,关于这家企业在媒体上从来不缺话题,大手笔的并买重组也从来没歇过,主业也是不听的换换换,搞得人很难界定他家究竟是做啥的,一个接着一个的转型故事让股民应接不暇。
怀着及其崇拜的心情,我们研读了刚泰控股的2011年度-2016年9月的财报,然后,华丽的财报数据还是让我们这帮自封专业的业内人士思绪凌乱了。
根据公司财报披露信息,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2015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为母公司和21家子公司,比上年合并范围新增了12家子公司,在其他披露信息少得可怜的前提下,看着合并报表简直就是雾里看花,除了觉得报表的合并口径有点凌乱以外,也理不清头绪,因为一下子新增的那么些子公司严重干扰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甚至能让人走火入魔,反而分不清真伪了。
重新梳理思绪后,我们决定还是按照老办法,往前追溯到2011年开始,看看这六年来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数字
6年来公司随着不断扩张,整体规模大幅膨胀,特别是后面3年,无论是股东权益还是资产总额,乃至营业收入均呈现爆发式增长,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不到20亿增长到2015年的近120亿,翻了近6倍。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数字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刚泰控股的毛利率一直处于剧烈的波动状态,最高是2013年的16.61%,最低是2012年的8.12%;而净利率基本都在6%以下徘徊,基本也是疲弱下滑的态势。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数字
总资产报酬率从2011年的14.14%一路下滑到2016年9月的6.06%,而投入资本回报率从2011年的27.5%下滑到2016年9月的3.55%,盈利能力一跌再跌。看看,是不是规模掩盖了一切亚健康的病灶?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数字
这是公司从2011年度到2016年9月的现金流量表数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除2011年度为正数外,其余各期均为负数,且负数的垫金钱额逐年上升;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从2015年开始出现负数,2016年负数继续增加。
与此相反的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从2013年开始一直为正数并持续增长,2015年度筹资净额达47.28亿之多——企业一直是在靠输血、靠融资过日子啊!
徐建刚。
二、蹊跷的经营性现金流—流出额远大于营业总成本!
总感觉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有些怪异,所以就做了这张统计表: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数字
经营性净现金流就是经营性现金流入额减去经营性现金的流出额。 经营性现金流是评价企业获取现金流量能力、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主要包括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与流出相抵就可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从上表数据对比发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数量基本每年都高于当年的营业总收入额,只有2013、2014两年是流入金额小于营业总收入金额的,看上去似乎主营业务的吸金能力不错,但是,在如此吸金能力之下,净现金流还一直是负的就有些蹊跷。
再看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这部分流出按照定义描述也应该跟营业总成本基本一致,但是,从上表统计的数据看,经营性现金流出额也是每年超过营业总成本,就连2013、2014两年,在流入额远远低于营业总收入的情况下,流出额依然远远大于营业总成本,而且这个差异幅度与流入的差异额度大的多。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数字
尤其这两个期间的差异,那不是一点点,是高达十几亿、几十亿的距离!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数字
三、“迷踪”—过路财神
我们有点惶恐了,想要利用逻辑来好好推演一下这些多收的或多付的金钱是咋回事(注意这不牵扯投资和筹资环节的现金流,只仅仅针对经营环节)。
根据经营性现金流入的概念,逻辑上是本年度的营业总收入加上上年末的各项流动资产中的应收款项再减去本年末的各项流动资产中的应收款项(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具体如下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数字
以此逻辑,推演2015年度、2016年9月末的经营性现金流入金额数据如下: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数字
那么多钱从哪里来的呢?又到哪里去了呢?
再接着研究经营性现金流出的金额。
同理,根据经营性流出的概念,逻辑上是本年度营业总成本加上上年末的各项流动负债中的除短期借款外的各项应付款项,再减去本期末各项流动负债中除短期借款外的各项应付款项(具体包括应付账款、应缴税金、应付职工薪酬等)。具体如下所示: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数字
以此逻辑,推演2015年度、2016年9月末的经营性现金流出金额数据如下: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数字
呃,上面多流入的金钱,公司做了个过路财神又都从这个口子流出去了,而且多流出的金额远远超出多流入的金额。这到底演的是哪出戏呢?
抛开这所有一切的推演不管,无论如何,一个实际营业总成本只有65.96亿的经营活动却对应着118.45亿的现金流支出也实在是有点解释不过去的。
点击图片查看清晰数字
再剔除存货增加的原因,2015年经营性现金多流出33.12亿-存货增加的合理部分(136126.85-76356.68)=27.14亿, 该部分多付出的金额无法推测其去向。
同理,2016年9月末的多流出经营性现金流56.36亿元扣除存货增加的合理流出(47.11-13.61)=33.5亿,仍多流出22.86亿,也找不到合理的去向解释。
雾里看花的折腾了一番,也没能对这些金钱流摸清个来龙去脉,麻烦刚泰的财总给我们讲讲里面的奥秘呗。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