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股票)A股央企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机构认为优质个股“性价比”凸显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运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84家中央企业共控股450户上市公司,其中境内361户,占境内市场的7.47%。

  央企上市公司营收及盈利增速均显著高于A股整体,具备较强的成长性。《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央企境内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1.87万亿元(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下同),同比增长16.57%,比同期境内市场整体增幅高出5.69个百分点;央企境内上市公司实现利润总额合计9575.85亿元,同比增长15.15%,比同期境内市场整体增幅高出9.53个百分点。

  从估值来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较A股总体水平更低。“目前央企PE估值约9倍、较A股整体17倍的PE估值明显更具安全垫。从时间序列来看,央企估值也已处于历史低位。”广发证券研报称,如果进一步考虑无风险利率,央企的股权风险溢价(ERP)较A股总体优势显著,已接近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证中央企业综合指数的市盈率已接近10年来的市盈率最低点,处在较10年平均水平以下一个标准差。以央企的营收、盈利增速来考量,无论是绝对估值还是相对估值都处在低位。”东方证券研报称。

  此外,高股息、高分红使央企具备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率。广发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16日A股央企整体股息率为3.3%,显著高于A股总体的1.9%。高股息特性使得央企具备更显著的安全垫。

  综合来看,广发证券认为,A股央企以行业巨头为主,具备市值大、估值低、高股息、业绩更稳定等特征,是A股盈利增长的权重“稳定器”,将在四季度市场波动及风格收敛的过程中凸显配置“性价比”。

  四大投资方向值得重视

  从投资主线来看,东方证券认为,央企上市公司中,国家安全、稳增长、经济转型和高端制造四大投资方向值得重视。

  此外,广发证券认为,当前“逆全球化”大趋势下,央企的“高利润率”优势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高端制造转型升级和低碳转型趋势中,央企亦将“当仁不让”且“使命必达”,其中细分行业均有投资机会可以挖掘。

  为帮助投资者更好把握央企投资机会,“1 N”系列央企指数将陆续推出。9月份,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与中国国新旗下的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同步宣布将联合开发“1 N”系列央企指数,首条中证国新央企综合指数将于10月11日正式发布,后续还将陆续推出能源、科技、股东回报等“N”系列主题指数。

  三条思路挖掘国企改革投资机遇

  9月1日,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视频形式召开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补短板强弱项专题推进会。会议提出,要聚焦五大类任务,进一步精准动态高效推进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其中会议提及,“上市公司相关改革任务要聚焦示范引领,优化股权结构、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推动上市公司成为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先锋表率,推进混改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

  纵观申万宏源证券国企改革系列研报,对于国企改革投资机遇,一直以来,申万宏源证券认为,可以从三条思路挖掘,一是优质资产注入,以军工板块为重;二是挖掘股权激励方案,寻找被低估的个股;三是基本面有亮点、且后续有改革预期的个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