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星尔克股价,鞋服产业深度观察:鸿星尔克的缝纫机都冒烟了?Z世代来了,国潮崛起
鸿星尔克的缝纫机都冒烟了?无论消息真假,能够确定的是鸿星尔克真的大火了一把,不少消费者也在疯狂抢买民族品牌产品。
近些年来,伴随着安踏、特步、李宁、波司登、海澜之家等众多国产鞋服品牌的不断崛起,明显可以观察到的是,外资品牌耐克、阿迪达斯等在其原本控制的头部市场受到了挑战。
Z世代已经跑步入场,2020年度20~29岁的网民已经占到了17.8%,而鞋服这个以追逐时尚为典型目标的产业显然受到了更大的影响。
事实上,Z世代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中成长,大多也并不像父辈们那样有多个兄弟姐妹,而这就造就了Z世代的价值观个性化和更看重个人的喜好,而其中之一便是对民族品牌的热爱。“外资品牌质量好”这样的看法在Z世代身上不明显。
资深业内人士、上海比升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业务咨询总监周磊也持有类似看法,“国人会对国内的品牌更加认同,其实在日本、韩国也有类似的现象,就是可以看到当一个国家在崛起的时候,国民对自己国家的企业、对自己国家的品牌的认知程度、认同认可的程度会更高,日本走过这条路,韩国也走过了这条路,我们现在正走在这条路上”。
“现在消费者的需求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已经和过去非常不同了,包括我们内部也在革新观念。以前我们更多去讲针对几大人群的产品,但现在人群太细分了,每个人群的个性也都非常突出。这方面我们的消费者数字化运营一直在默默努力,我们还借助外部的一些数据公司、咨询公司,去帮我们细化工作。比如18~34岁的女性会员,她们最常使用的APP,她们在我们不同渠道之间的消费行为有什么不同,从这些数据的关联度里去抽丝剥茧,找到不同的需求。数字化转型还大有可为,这也是传统企业需要向很多电商平台学习的地方。”特步集团方面表示。
事实上,从疫情开始鞋服产业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以安踏体育、特步国际等为代表的企业高歌猛进,股价也节节攀升,似乎并未受到疫情多大影响。相反,以贵人鸟等为代表的企业却深陷困境。
相比之下,鸿星尔克的销售火爆实际上仅是今年行业强劲增长的一个缩影。Wind数据显示,今年1~6月,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累计零售额达6738亿元,累计同比增长33.7%。
然而,在行业强劲增长的大环境之下,却也出现了贵人鸟关闭分公司、生产转外包等现象。
“然后再往下细分的小品类上,你可能看到一些小品牌出来,但它们也就仅限于一些小品类,这些小品类可能大品牌还没来得及做,或者太小了,不屑于做,都有可能。还有就是研发,上规模的大公司才有能力研发,虽然是属于鞋服这种比较传统的行业,但还是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在的,耐克的跑鞋,李宁的鞋底材料等。所以这两个原因导致我们看到‘头部的越跑越好’,因为头部的把资源给抢走了,那尾部的难度会大一点。”林骥川表示。
此外,在鞋服的细分赛道上,将来谁能够脱颖而出?对此,林骥川分析称:“现在我觉得是一个全面崛起的过程,耐克可能暂时我们还没法相争,但是阿迪往下的品牌,我们国家这一系列里都是有机会去冲击的。有一个很典型的我们有优势的,就是羽绒服,波司登是明显有优势的。”
“优衣库、ZARA在过去的确是吃掉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但其实它们整个规模也不算大,因为这个市场比较难做,消费者在时尚这一块变化太快了,所以我们国家没有很明显的强势企业。美国有GAP,日本有优衣库,欧洲有ZARA。但太平鸟最近不管是股价还是业绩都走得很好,这就很明显,可能我在供应、快速反应上追不上ZARA,或者最多跟ZARA持平,但是我在洞察中国消费者上做得很好。就是它和中国的00后、95后的消费者走得更近,更能贴合中国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而ZARA其实在探索中国00后的这个市场上做得一般,所以这可能也会是一个机会。”林骥川表示。
“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这种喜好是长期趋势,但(抢购)民族品牌也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关键就在于民族品牌企业能否把握好时代机遇,注重品类研发、产品品质等供应链能力,而不仅仅是在消费端的流量获取。消费者喜爱你、期望很高,但如果没有去交付很好的产品,消费者的失望会非常大。”毛健说。
“在国内经历了几轮迭代之后,就有很多品牌被淘汰了,能活下来的这些企业都是相当不错的。这就是大浪淘沙,能活得下来的都是在某些方面有追求的,或者说是有竞争力的,不管是在制造方面、产品设计方面,还是说营销方面。国内的企业都是在非常非常努力地去做这样的改善,因为你不改善,消费者会拿钱来投票,不改善的话就会走下坡路。”周磊说。
此外,针对国内鞋服企业的短板,周磊分析称:“在某些特殊的功能性材料上,(我们)跟国外相比有些地方还是有所不足。这个地方大家也要看到,比如说在一些特殊的防寒、体温控制材料上,国内的企业还是有所不足。但是这些都是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细分的市场,它也是需要基础的科学或者说基础的工业才能够去发展,我相信国内的企业这一块未来也能够赶得上,问题也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