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的格式,“八股文”SCI,标准写作套路在这里
作为广大科研党,不是在写SCI,就是在筹备SCI的路上。
在我国,不乏一些非常优秀的论文,甚至质量远远高于国际上的英文论文,但是遗憾的是,这些优秀的科研成果止步在了中文期刊,而没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挥影响力。
究竟SCI论文写作难在何处?,为此我们对多名学者进行了采访调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语言障碍
2.不懂SCI论文写作套路
3.文献积累量少
4.科研基础不扎实
5.缺乏信心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SCI论文的写作套路。
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固有套路,掌握了这些,就可以轻松地搞定一篇合格的论文了
SCI写作不要想着按部就班,从头到尾,从Abstract开始写,这样的写作方式往往会出现抓不住重点,丢三落四的情况。
我们建议的写作顺序供参考:
材料和方法
(Materials & Methods)
✔ 每一种方法最好设置小标题,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SCI材料和方法部分最好要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每一步骤做了什么事情。
✔ 每一种试验方法尽量描述详细,指出重点试剂和仪器及其生产厂家。
✔ 因为方法与结果是相互对应一致的,因此结果中出现的指标及其测定方法一定要呈现出来。同样,方法中也不要有与结果无关的指标的描述。
✔ 对已经发表过的方法,需要引用参考文献;若有改进之处,需指明。
✔ 有统计方法时,统计方法单独拿出一段来详细描述。需要指明统计软件、具体数值的分析方法、作图方法、P值意义等。
结果
(Results)
✔ 采用小标题形式,结果的内容应与上述方法保持一致。
结果的描述应当与图表对应一致。
✔ 对有具体数值的结果,最好列出具体数据。
✔ 可以加一些帮助理解的说明性语句,并附参考文献。
引言
(Introduction)
✔ 引言的写作结构应由宏观到微观。首先提出研究领域的大背景,指出该领域所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近期发表的文献,进一步分析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 注重段落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 引言的描述点到为止,不要深入分析。
讨论
(Discussion)
✔ 第一段一般是要列出本研究的重要结果。然后分段深入讨论重要结果中的指标与主题的相关性。可以指出研究的缺陷和亮点。最后得出结论。
✔ 讨论深度适可而止,切忌跑题,要紧围绕本研究的结果展开。同时展现本研究的最终意义。
✔ 讨论是对结果做出的推测。因此我们应结合前人研究文献进行推理,要有据可依。
结论
(Conclusions)
✔ 结论一般自成一段。
✔ 指出本研究得出的最主要的结果及意义。
✔ 结论是对结果的高度概括,突出研究的创新性和意义。
✔ 结论由讨论推测而来,因此避免使用肯定性词汇,可以使用一些假设性或建议性的词汇,如suggest, might, may等。
题目
(Title)
✔ 精准把握,切忌空泛。必须准确反映本研究的核心内容。
✔ 尽量使用体现研究的关键词汇,使得题目具有可检索性。
✔ 用词规范,尽量避免出现缩写。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 篇目一般也不宜太多太杂,要适当精选。
✔ 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否则,结构不正确的文章即便学术水平再高可能也是无法见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