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归,23家中概股回归港股背后:二次上市成“主流”创投股东期待估值修复

  随着中概股退市风波犹存,越来越多中概股开始选择赴港二次上市。

  

  

  7月13日,诺亚控股(6686.HK)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实现港股美股两地上市的中国独立财富管理机构。

  “更重要的是,香港二次上市可以令中概股持续获得国际投资者支持同时,吸引众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香港本土资本。”他指出。

  

  

  目前,中概股回归港股,主要有三种路径,分别是双重上市(即在美股与港股分别重新完成IPO步骤发行股票融资,但相关股票无法相互流通),先私有化后上市与二次上市。

  所谓二次上市,是指中概股在美股、港股两地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并通过国际托管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跨市场流通,且中概股在美股、港股两地的市值几乎相同,不存在所谓的价差。

  在他看来,目前中概股之所以积极寻求回归港股,除了有效对冲美股市场退市风险,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解决估值偏低问题。

  

  

  中信建投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受中美关系紧张、中概股审计监管与退市风波的影响,逾280多只中概股市值从峰值2.8万亿美元大跌至1.4万亿美元,缩水约一半,众多业绩卓越的中概股面临估值被低估的窘境。

  值得注意的是,诺亚控股此次回归港股时,共发售110万股,其中国际发售部分获得5.9倍超额认买,超过香港本地公开发售部分(3.3倍),表明国际投资者似乎更看好港股二次回归的估值修复前景。

  “以往诺亚控股在美股上市时,股东主要以欧美投资机构为主,如今我们希望通过回归港股,能吸引更多亚太地区机构投资者入股,进而形成更强的业务协同效应,共同做大做强亚太地区业务规模。”他直言。

  在他看来,下半年中概股或将掀起回归港股的“高潮”,尤其是生物科技、电商、半导体研发、AI人工智能、新经济等领域的中概股,只要符合赴港二次上市条件,基本都会陆续公布回归港股方案。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