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行情,中银策略:A股估值修复行情或启动

  核心结论

  观点回顾

  我们在年度策略《高质量慢牛》判断,2023年A股面临的外部环境要显著改善。从第一周12月美国制造业PMI数据看,低于荣枯线,且继续回落;12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工资增长也出现放缓;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对海外经济短周期衰退后期、量价齐跌的判断。从金油比触底回升的走势看,海外大概率进入衰退宽松的新阶段,从国际资本流动看,新兴市场,港股、A股都将受益金钱流入。国内方面,社会经济回归常态,12月制造业PMI因疫情影响录得47数值很可能是近期底部。与美国不同,未来中国PMI走势大概率是底部向荣枯线靠近,这也符合估值修复阶段,基本面边际改善的特征。金钱面和基本面共同作用,再叠加风险溢价下降,A股春季行情可以期待。

  ?

  02大势与风格

  政策持续释放,A股迎来开门红。开年第一周,A股迎来开门红,上证指数录得四连阳,主要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稳增长政策持续释放以及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使得市场对于未来基本面向好预期不断强化。一方面,央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正如市场此前预期,关于地产行业的刺激政策仍在持续出台。国内基本面出现明显拐点之前,稳经济、支持实体的政策基调仍将延续。此外,内地进一步优化往来港澳防疫措施,全国各地疫情先后“达峰”,生产生活正在逐步恢复,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修复的预期也在逐渐强化。

  03 行业比较

  本周一级行业延续反弹行情,领涨方向主要聚集在数字经济、装饰材料、新能源、家电等方向。本周,硬科技成长行业(相对收益视角)与低估值稳增长行业跷跷板效应延续,但分化幅度有所缩窄,高景气成长大类连续两周占优向上,低估值稳增长行业相应小幅调整。

  成交额占比方面,周频交投热度转向成长大类,消费大类趋势交易热度小幅降温。科技成长行业主由计算机/通信/电新/电子行业周占比提升所带动。金地稳和周期资源大类成交额占比稳定,其中有色在电池材料带动下交投上升明显,银行和非银有明显升温。消费大类成交额占比连续第二周回落,医药、消服行业降温为主要负贡献因素。分位水平来看,周期和中游科技处于年内较低水平,成交额占比52周分位处于6%/47%水平。

  怎么消费、互联网与科技成长是估值修复行情中的首选行业?与美股科技股和美国宏观经济保持高相关性不同,由于科技股占A股的权重当前阶段仍不高,中国宏观经济景气度更多与当前A股顺经济周期行业保持高相关性,A股科技股此前更多为宏观经济的镜像,即(在非超强产业周期阶段)更多呈现“宏观起、科技落”的特征,当市场开始进入交易宏观景气上行区间时,从历史经验来看,或普遍认为这一阶段的行业选择应完全聚焦在顺经济周期的低估值价值行业中。为了验证哪些行业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更强,我们将所有行业指数相对全A收益率做月同比处理,并与中国PMI数据进行相关性比较,从历史数据上可见2010年起与宏观经济PMI相关性最高的顺经济周期/经济贝塔行业其实更集中在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A股消费行业和港股的恒生互联网行业,我们认为这种现象的背后逻辑是基于在上一个中周期内,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主要源自消费升级为代表的食品、家电,医药等相关行业,以及非A股的互联网行业,因此在整体宏观经济与指数向上阶段,相关行业或呈现更强的贝塔收益特征,但疫情/2020年之后,进入到以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升级为代表的新中周期,这背后伴随着科技成长类行业占全A以及整体经济的比重提升,这一变化也使得科技成长行业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也有所提升,因此当前宏观景气预期提升阶段,旧贝塔消费、互联网行业与新贝塔科技成长行业有望成为这一阶段的行业首选。

  04中观与行业景气

  元旦假期旅游、票房均表现相对弱势,XBB毒株影响不确定性仍高。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与2022年元旦接近,恢复进程仍较缓慢。但2023年元旦出行半径有所扩大,尽管周边游仍是主流,但中远程旅游稳步复苏,跨省游需求逐渐恢复,根据携程发布的《2023元旦假期旅行趋势报告》,元旦假期跨省游占比已近六成,较2022年元旦假期增长34%。根据灯塔专业版,2023年元旦档票房仅约5亿元,同比降低约46.5%,为近几年来最低水平。

  2022年12月房地产拿地有所回暖,但整体依然乏力。2022年全年数据来看,百强房企拿地总额12975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48.9%, 12月单月拿地金额约1354亿元,同比下降近30%,尽管较11月有所回暖但仍处于深度负区间。2022年全年,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64622.2亿元,同比下降41.6%,降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2022年12月单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6775.1亿元,同比下降30.8%,较11月降幅扩大,销售表现延续低迷。

  高端白酒价格有所提升,估值仍在修复途中。整体来看,2022年7月以来白酒特别是高档白酒价格稳步上升,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龙头酒企业绩预期积极,根据公司公告,贵州茅台2022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272 亿元,同比增长约16.20%,超出公司此前在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提出的15%营收增速的目标,同时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26 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9.33%左右,11月以来白酒板块整体呈现修复趋势,约上涨35%,而估值分位数仍处在相对低位,约为52%(2018年以来),仍具备一定的修复空间。

  餐饮需求回暖叠加原料成本下调带来景气回暖,而行业估值仍处低位,啤酒和调味品迎来配置机遇。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叠加春节等重要节日临近,餐饮需求预期呈现复苏态势,调味品和啤酒行业有望迎来盈利修复。而从成本端来看,调味品和啤酒上游的原材料包括大豆、豆粕、大麦等,包装材料包括玻璃、铝材、PET等价格多有回落趋势。当前啤酒和调味品行业估值整体仍处于低位,市盈率分位数(2018年以来)仅为37%、26%,啤酒和调味品迎来配置机遇。

  05一周市场总览、组合表现及热点追踪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求是》杂志发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文章,这是继12月19日“数据二十条”后发改委的进一步表态,数据要素发展的政策面支持愈发明确,相关板块或迎来利好。

  “数据二十条”首次布局数据基础制度。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系统性布局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历史性绘制了数据要素发展的长远蓝图,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通过一系列细化制度举措,扎实推进“数据二十条”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重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虽然过去人民对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治理,已有较长的历史和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是对数据要素的认识相对粗浅,尚在不断深化过程中。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而这次“飞跃”,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数据要素带来的变革性影响。现代信息技术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提高了数据采集的覆盖面,强化了数据治理的能力,拓宽了数据分析和利用的场景。但数字化转型不局限于技术引进,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出现后,一直驱动着企业的重塑、新产业链的形成和新商业模式的诞生,最终融入全新的数字经济生态。过去10年,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参与社会生产生活,数据生产力得到显著发展。生产力的新发展,客观上要求生产关系的新进步。一方面,在数据挖掘、脱敏、分析的基础之上,催生和推动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有价值的数据资源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推动新经济形态的形成;另一方面,数据对其他生产要素也具有乘数作用,可以利用数据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创新价值链流转方式,放大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在社会各行业中的价值。可以说,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具有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性生产要素双重属性的关键生产要素。

  数据制度构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数据具有可复制、非消耗、边际成本接近于零等新特性,打破了自然资源有限供给对增长的制约,能够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同时,数据对其他生产要素具有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可以推动资源快捷流动、市场主体加速融合,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资源配置效能。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明确数据产权、流通、分配、治理等规则规范,解决数据谁能用、怎么用等关键问题,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不仅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而且有利于赋能实体经济,促成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支点,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

  落地到投资上,近期政策文件和官方表态进一步夯实了数据要素流动基础,标志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将从技术引领进入到数据驱动的新阶段。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政策端对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四大数据基础制度形成明确的顶层设计和方向性要求,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对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板块层面,数据要素相关的全产业链条预计将逐步受益,数据基础设施供应商以及拥有海量数据资源或高权限数据运营管理的企业或将迎来直接利好。

  ?

  06 风险提醒

  逆周期政策不及预期,疫情发展超预期恶化。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