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华纺股份,华纺老厂进园区“腾”出一片新天地

  近年来我市加强政策引导,通过鼓励传统企业搬迁改造、“腾笼换鸟”,推动要素集聚,产业配套,功能整合,进一步强化园区的产业承接与集聚功能,奋力开创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新局面。

  这几天,位于滨城区北镇街道辖区的华纺股份有限公司传来喜讯,企业建设的智能绿色工厂扩建项目核心部分智能云进入调试阶段,系统投用之后,企业生产将全部进入自动化管理时代。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 王国栋:咱这个智慧系统,可以提供一个最佳的方案,这个方案是通过数据分析得来的,是合理的、科学的。我的哪些产品,安排在哪些机台上,安排在哪些产线上,它效率是最高的,总是围绕一个降本增效。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建设了“华纺工业园”项目,2020年又开始筹划智能绿色工厂项目,计划将原老生产厂区整体迁入滨州市城东高科技化工园区,与“华纺工业园”合二为一,实施智能绿色工厂项目建设。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孙中然:我们原来的老厂区,位于黄河二路,属于人员密集区,不符合规划确定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的要求。

  如何让企业搬得出也留得住,需要满足企业发展需求,需要政策红利,更需要多方协力配合。

  滨城区北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 商显宝:办事处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要求,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由书记亲自挂帅,然后按照区里要求,一名分管的副主任作为企业的服务员,来企业进行联系,来推进项目落地。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孙中然:这种大力推动、帮助和支持下,在(2020年)七月底就完成了地上物的拆迁和土地过户。

  截止目前,企业智能绿色工厂项目完成主体90%,并与中国电信合作,利用5G技术,实现整个园区的互联互通。项目投产后,企业用能成本能降低约30%,一等品率提高3到5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达到25.9亿元,利润1.56亿元,利税1.16亿元。

  滨城区北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 商显宝:智能绿色工厂的建设是北镇城市更新的里程碑,通过华纺绿色工厂的建设,在厂区能够腾出270亩地,这个270亩地,它的意义不仅是它自己的270亩地,从2017年北镇街道已经进行了13个村的城中村改造,尤其是华纺周边,像南侧的毛纺厂,东侧的郭家,北侧的刘承业和崔付刘,这四个地方能腾出1000多亩地的发展空间。这样华纺东迁之后,咱整个区域能实现连片开发,包括对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对咱项目的招引,能够从一张白纸再来规划、再来建设,而不是和原来一样,围绕现有基础,再去嫁接打补丁。

  如今,企业借助北镇街道良好的工商贸基础,按照“一体两翼”发展布局,积极推进整体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绿色工厂。项目建成投产后,产值规模约占整个华纺股份的七成,再造一个崭新的华纺指日可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