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概念股,多家上市公司猴痘检测试剂获欧盟准入,股价大涨,订单如何?

  在消息影响下,7月25日,A股市场上相关的“猴痘概念股”集体上涨。根据wind数据统计,有11只猴痘概念股,其中包括之江生物、优宁维、仁度生物、圣湘生物、东方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

  75个国家报告猴痘病例 海关总署: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

  为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保护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安全,7月24日海关总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发布公告,其中要求,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海关卫生检疫人员将按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并开展采样检测。

  此外,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且有染疫或染疫嫌疑的交通运输工具的承运人以及集装箱、货物的货主等责任人,应按规定程序实施卫生处理。

  海关总署所发布公告截图。

  7月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其中提到,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病死率为1%-10%,通过接种疫苗可获得有效保护。

  该防控指南介绍,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液体,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猴痘控制做出要求,现有入境人员隔离期间,在排查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时,各地应主动对入境人员进行猴痘病毒排查,特别是入境前21天内有猴痘疫情报告国旅居史的人员,密切监测出疹情况,发现可疑人员或疑似病例,应按相关规定及时报告辖区疾控机构并转送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国家卫健委所发布的猴痘防控技术指南。

  猴痘概念股大涨 之江生物、仁度生物等猴痘检测试剂订单几何

  7月25日,受海关总署的消息影响,A股市场上的猴痘防治概念股上涨。截至收盘,之江生物、优宁维、仁渡生物、达安基因、圣湘生物股价涨幅分别达到了15.08%、 9.55%、 6.68%、 4.71%、4.35%。

  之江生物对媒体回应,公司是全球猴痘核酸检测试剂代表性供应商之一,目前已经接到了海外订单和科研订单。目前产能充足,达到400万人次/天。7月25日开盘后,之江生物股价大涨,以49.29元收盘,涨幅15.08%。

  Wind数据显示,目前的猴痘指数中有11家上市公司,除之江生物外,还包括上市公司优宁维、仁度生物、达安基因、圣湘生物、东方生物、博拓生物、凯普生物、硕世生物、润达医疗、百克生物。

  上述公司外,7月25日上午,迪瑞医疗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表示,“公司积极发挥与参股公司协同效应,关于猴痘类产品初期规划为由参股公司致善生物生产,产品已经完成了CE注册。为了进一步应对市场需求,公司借助国内及国际市场渠道优势,已经完成多个生产厂家产品的测试以及代理合作事项的洽谈。”

  7月20日,华仁药业公开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检测试剂产品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获得欧盟CE认证,“以上产品尚处于市场开发阶段。”

  多家上市公司提醒风险:海外市场拓展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如达安基因在5月24日就曾表示,公司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获得CE注册证书,但该产品尚处于市场开发阶段,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7月5日,仁度生物发布的投资者活动中也表示,公司于近期获得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等23项欧盟CE认证,“海外市场的拓展需要一个过程且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投资!”

  除猴痘检测试剂之外,A股上市公司中也有相应猴痘治疗药物的项目尚在进行。

  7月3日,普利制药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安徽普利药业有 限公司(简称“安徽普利”)的年产治疗天花药物1吨布林西多福韦和1吨特考韦瑞原料药建设项目获得项目备案。

  据悉,特考韦瑞(Tecovirimat,别名 ST-246)是一种正痘病毒蛋白的有效抑制剂, 对正痘病毒属的病毒如天花病毒、猴痘病毒、牛痘病毒等均有较强活性。2018年7月13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其治疗天花并给予孤儿药认定。2021年,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其用于治疗天花、猴痘、牛痘以及接种天花疫苗后的牛 痘并发症。

  “目前,公司已经顺利完成布林西多福韦和特考韦瑞的工艺路线设计与筛选,都获得了合格样品,两个项目预计2023年投产。”普利制药表示。

  5月,上市公司康希诺也曾回应是否计划开发针对猴痘的疫苗的问题时表示,公司猴痘疫苗目前还没有作为正式的项目进行开发,但已经在早期评价部门里做毒株的构建等工作,届时会根据早期数据、市场和国家需求等视情况进行后续的开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