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美股券商,长桥证券总裁曾冠杰:大数据、算法成港美股互联网券商突破点

  这个港美股互联网券商新的入局者是谁?背后是怎样的团队、有哪些资本?当前受跨境港美股互联网券商相关政策压力影响,海外华人社区市场成为港美股互联网券商的兵家必争之地。目前该市场情况如何?为何此时入局?该赛道有多大空间?如何打破同质化?长桥证券总裁曾冠杰接受了《中国经营报》的专访。

  打破同质化

  《中国经营报》:目前港美股互联网券商主要涉及两大需求端:一是华人社区的投资需求,二是传统券商客户的互联网升级需求。之于前者,中国内地的跨境港美股投资市场受政策压力,相关机构正向海外加码。你如何看待市场竞争?

  曾冠杰:从整体市场情况来看,随着客户资产不断积累,其投资需求远不会在这个时间点达到饱和,所以这个市场并非存量竞争。同时,对于进入互联网赛道的券商而言,以长桥证券为例,由于是互联网式的轻型、平台化运作,在全球市场展业上,有更好的市场战略纵深。例如,我们面向的客户群就不只是华人社区,而是全球喜欢投资的人群,我们的产品长远来说也不仅仅只是港美股。这意味着,市场战略上,可拓展的空间足够大。

  《中国经营报》:目前港美股互联网券商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对此,如何破解?

  曾冠杰:当前市面上不少券商的软件、应用主要仍是满足投资者在交易环节的需求,在“认知”环节上的服务,却没有那么重视。这就带来一端同质化竞争、一端尚存服务缺口的情况。我们认为,为初级投资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认知”服务、提供价值发掘、投资决策工具,使其可在更深入的“认知”基础上再去进行交易、决策,是打破同质化的主要路径。

  而认知服务或决策工具的提供上,互联网技术、科技金融能力如大数据、算法等将成为破局的关键。例如,投资者通过券商应用认知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信息源是应用上扒取的财报或研报,抑或是一些新闻报道,这些信息主要是数字、文字呈现,除了时间上接续之外,空间上普遍缺乏便捷高效的上下游溯源和供应链交叉验证、产业链情况呈现等服务。

  这种溯源和交叉验证对于投资决策是重要的,所以该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投资者往往自己要通过其他搜索引擎或者第三方机构进行检索、查询,费时费力。在此情况下,我们认为谁能提供更好的大数据能力、算法能力、分析能力,为投资者从公司业务、财务数据、行业数据等数据中,提取出一些很关键的信息,并进行深度分析,谁将掌握在此赛道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们公司八成以上是技术人员,比如拥有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大厂背景的开发团队已利用不同算法从海量文章或者信息里面去抽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展现给客户,同时提供供应链验证、溯源、产业链展示等全景服务。

  科技赋能

  《中国经营报》:在传统券商客户的互联网升级需求方面,中国香港市场传统券商的竞争情况如何?当前疫情对行业有何影响?

  曾冠杰:从中国香港的传统证券行业情况来看,目前互联网对其的冲击和改造影响仍相对较小。在科技赋能层面上,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和较丰富的多样性变化,这也意味着,这条赛道仍有着足够高的天花板。

  此外,这次疫情基本没有对互联网券商造成负面影响,很多互联网券商甚至希望能够把握时机,在中国香港的运营也更加活跃。相比之下,对于那些不具备灵活办公条件以及无法为客户提供线上服务的传统中小型券商来说,疫情其实给他们的日常经营带来了许多困难。不过早在2020年,香港就有很多传统券商开始探索金融科技,希望借助互联网的手段和金融科技技术,去提升他们的业务效率,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比如远程开户、线上营销、智能投顾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