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钼概念股,新型半导体芯片材料将引领产业发展 七股受益
新型半导体芯片材料将引领产业发展 或掀起计算机革命
据美国科学学术网3日报道,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胡云行教授团队使用辉钼制成了辉钼基柔性忆阻器,可以用其制造低功耗的超高速存储与计算芯片。科学学术网认为,这一发明将让半导体芯片世界从“硅时代”跨越到“辉钼时代”。该项成果刊登在了上月出版的《Nano Letters》期刊。
据上海证券报2月5日消息,忆阻器是目前世界发达国家、行业巨头不惜血本研发的基本电路元件。目前的计算机芯片主要通过硅晶体管来传输电子数据。如果信息流中断,则所有信息就会丢失。而忆阻器则是一种“有内存的电子设备”,可以在电子数据流经过时保留其数据,即使遭遇突然断电,也能将先前的数据迅速恢复。胡云行教授表示,辉钼忆阻器可以被用来制造拥有更快运算速度与更小功耗的超高速芯片。通俗来说,现有的硅晶体管、互联网乃至整个计算机世界,是由二进制数据0与1来储存、运输以及运行数据,而忆阻器将与人类大脑相似,可以使用任意数字来表达数据,它的出现将掀起一场计算机革命,同时给人类提供创建人工智能的机会。
不同于拥有固定电阻的电阻器,忆阻器具有压敏电阻,必须有一个电阻根据电压情况进行可逆地改变。胡云行教授的团队使用了辉钼纳米片成功制成了忆阻器。与硅相比,辉钼的优势之一是体积更小,辉钼单分子层是二维的,而硅是一种三维材料。在一张0.65纳米厚的辉钼薄膜上,电子运动和在两纳米厚的硅薄膜上一样容易。而单层辉钼制造间带通道场效应的晶体管,在稳定状态下耗能更是比传统硅晶体管小10万倍。
另外,2012年,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邀约3位国际知名学者共同撰写了一篇《超越摩尔》,其中专章讲述了忆阻器。这种基础元器件将从根本上颠覆现有的硅芯片产业。忆阻器可让手机在使用数周或更久时间后无需充电,也可使笔记本电脑在电池电量耗尽后仍能保存信息。忆阻器也有望挑战数码设备中普遍使用的闪存,因为它具有关闭电源后仍可以保存信息的能力。辉钼忆阻器的出现将对现有的硅芯片发展带来全新的升级挑战。(中国证券网)
华微电子(个股资料操作策略盘中直播我要咨询)
华微电子:中国IGBT新龙头,进口替代大蓝海
华微电子 600360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赵晓光,安永平,郑震湘,邵洁 撰写日期:2015-11-25
半导体分立器件具备核心价值,高端功率器件IGBT进口替代大蓝海: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进入趋势性拐点,是自主可控信息安全发展的最高层级。半导体分为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两大类产品,此前国家政策大力扶持集成电路发展,其实分立器件尤其在高端功率器件如IGBT等领域,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相对薄弱环节,90%份额仍掌握在海外巨头手中,进口替代空间更大,未来也存在政策扶持空间。
中国IGBT新龙头,变化正在发生:中国IGBT优秀企业不多,南车时代、比亚迪等均主要为自己的高铁和新能源汽车做配套,华微电子属于国内在消费类IGBT市场的龙头企业,此前主要产品是第四代产品,和国际龙头差距较大,近期公司重点推进第六代产品研发,未来有望进入核心客户目录,向白色家电、消费类电子、军工、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进军。如IGBT模块在充电桩成本占比接近15%,有望显著受益于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大发展。
业绩谷底,反转弹性较大:公司在公告中提出未来经营发展规划,提出到2018年营业收入和利润都要翻一番。则营业收入应达到24亿左右,而公司现净利润率3%,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参考公司历史业绩和海外同行业公司经营状况,公司合理净利润率应在10%左右,未来几年净利润改善空间较大。
新材料布局实现弯道超车,模块化销售打开更大空间:宽禁带新材料如氮化镓、碳化硅的应用,有助于公司快速提升产品参数,与海外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实现硅基材料时代难以实现的弯道超车。中国企业在新材料的布局广泛采取和海外团队合作的方式,公司在手现金-短期借款有5亿元,具备外延式扩张的潜力。公司属于IDM模式公司,此前也前瞻性布局模块公司,未来一旦公司高端功率器件产品如IGBT取得突破,则公司可以直接销售模块化产品,单品价值量高于芯片级,预计同时带动公司传统产品的配套销售。
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更换,激励机制明显改善:9月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正式变更。主要高管8元增持公司股权,并承诺24个月不减持;员工激励计划涉及433人,48个月完全解锁完毕,行权7.98元。高管增持与大范围员工激励给予公司较好安全边际,增添市场信心。
投资建议:首次给予买入-A评级,6个月第一目标价15.00元。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10亿元、16.38亿元、22.11亿元,增长不断加速。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4110万元、9125万元、18176万元,EPS分别为0.06元、0.12元、0.25元。
公司进入底部快速反转期,如IGBT模块化产品顺利推出,并不断进入新应用领域,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速有可能超出我们现有预期,此外在新材料等新领域,公司也存在外延式发展潜力,预计带来更多业绩增量。
风险提醒:新产品推广不达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