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后工资怎么入账(税后工资怎么挂科目)

税后工资的分录

  1、计提时:

  借:xx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社保/公积金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3、上交社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缴纳个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个税的计算方法

  1、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

  2、税免征额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1)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2)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

  工资薪金如何税前扣除?

  可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规定:《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一)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二)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三)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五)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因此,企业符合上述文件规定的、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以上整理的资料内容,就是我们关于税后工资的分录说明.做税后工资的会计分录,很容易忽视计提工资的过程,这一步可不能减少.现在员工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已经调整为5000元了,想要知道自己需要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可以通过上述计算公式了解。

  上面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深圳市育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中小企业代理记账,注册公司注销公司,变更公司,财务税务咨询等服务,详细可咨询在线客服或拨打免费热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